9月25-26日,第二屆江蘇省地下空間學術大會開幕大會在蘇州W酒店召開,此次大會以“地下+地上”綠色智慧立體城市為主題,集聚了270多位地下空間領域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地下空間領域技術,推動江蘇省地下空間行業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學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院長陳湘生,江蘇省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馮少東,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陳浩東,江蘇省人民防空辦公室副巡視員朱海嘯,蘇州工業園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楊曉敏,蘇州恒泰控股集團董事長余國華、集團副總裁張亮等出席活動。
開幕式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湘生,江蘇省地下空間學會理事長黃富民,江蘇省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馮少東,恒泰商用置業有限公司總裁張亮為江蘇省地下空間學會運維專委會、未來城市空間研究中心揭牌。會上,集團旗下商置公司《基于城市共生體的蘇州中心地下空間》《基于物聯網技術的城市綜合體運維管理系統的構建》分別獲得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優秀科技創新產品三等獎。
楊曉敏表示,一直以來,園區高度重視地下空間的利用,構建了一座集電力、燃氣、通訊、熱力、供水等各類城市管線于一身,還有如地鐵、隧道、地下停車場、地下商業街等商業配套的“地下城市”。園區堅持產城融合理念,一張藍圖繪到底,充分利用軌道空間、地下空間、大型商業綜合體建設的契機,規劃建設了一批高品質的地下空間,并建成了近10公里的地下綜合管廊,營造了一流的宜居環境。下一步,園區將繼續圍繞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和蘇州現代化國際都市先行示范區的總體目標,推動城市空間布局再造,強化空間、地面、地下一體化開發,進一步提高土地節約利用效率。去年,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出臺了《蘇州工業園區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管理辦法》,對地下空間利用予以規范,并進一步創新制度設計,釋放地下空間資源紅利,鼓勵地下空間開發,在全國范圍內具有一定的創新示范價值。
蘇州自貿片區建設實施方案中,對資源空間的利用也有相關要求,園區將編制完善國土空間規劃,統籌安排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布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格局、城市空間布局、產業規劃布局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相適應。同時,建立空間資源智慧管理信息系統,以5G、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應用為基礎,建立產業升級和項目落地過程中多部門審批服務信息互聯共享機制,形成高效的審批和服務鏈。
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余國華代表承辦單位致辭。作為蘇州工業園區直屬的大型國有企業,蘇州恒泰控股集團與這座非凡新城共融共生,結合自身定位和主營業務,一直致力于地下空間開發建設與實踐,涉及綜合管廊、地下快速路、地下商業等諸多方面。2007年10月,集團代建的獨墅湖隧道工程建成通車,項目全長7.37千米,是當時國內城市中最長的水底隧道工程。2011年11月,集團代建的蘇州第一條城市地下公共空間基礎設施—月亮灣綜合管廊建成投用,在省內率先打造了地下管廊建設的樣板段。2016年9月,集團代建的桑田島綜合管廊工程交付運營,集供電、通信、供水、供熱等市政管線為一體,全長7.79公里。
獨墅湖隧道
月亮灣綜合管廊
桑田島綜合管廊
聚焦主業,創新發展。蘇州恒泰控股集團以“TOD+”開發模式打造商業全新引擎,激發城市生機活力。截至目前,集團累計開發軌交沿線商業載體230多萬 m2,占商業開發總體量近80%。2012年4月,由集團開發的蘇州首個軌道商業綜合體—星海生活廣場,攜手軌道交通1號線正式運營。這座與軌道交通1號線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運營的商業綜合體,為蘇州城市地下空間的系統開發積累了寶貴經驗。2017年11月,歷時七年開發建設的蘇州中心廣場項目整體落成,該項目總建筑面積113萬m2,其中:地上69萬m2,地下44萬m2,在項目體量、地下空間規模等諸多方面均創下國內之最?,F階段集團正開發建設吳江太湖新城軌交4號線綜合交通樞紐工程、蘇州自貿中心廣場等一批TOD 商業項目。截至目前,集團累計開發軌交沿線商業載體230多萬 m2,占商業開發總體量近80%。
星海生活廣場
蘇州中心廣場
吳江太湖新城軌交4號線綜合交通樞紐工程
蘇州自貿中心廣場(暫定名)
余國華董事長表示,這次大會是全省地下空間領域的一次“學術盛宴”。通過此次大會的學習,集團上下將更加堅定二十載的地下空間開發建設的實踐與探索,汲取能量再出發,立足“城市功能優化服務商”的發展定位,為地下空間開發持續輸出專業力量!
? 2010 SUZHOU HENGTAI HOLDING GROUP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蘇ICP備18068173號